如果你看過《無間道》的第一部,那麼你一定對這個畫面印象深刻。
看到陳永仁被反派臥底一槍斃命,,想必觀眾一定會對這種結局感到唏噓。
可對于電影中陳永仁這個角色來說,犧牲固然是一場悲劇,但同時也是一種善終
至于為什麼這麼說,答案就藏在劉建明的結局之中。
將時間回撥到陳永仁和劉建明當臥底之前,彼時的劉建明還是韓琛手底下的一個馬仔。
初出茅廬,在江湖上也是無名小輩,而這種出身,正好符合韓琛選拔臥底的標準。
在電影開場的這一段,韓琛說了一堆鼓動人心的場面話,其中最重要的一句就是:生死,應該自己做決定。
但對于此時的劉建明來說,如果要想活著,那麼他就沒有選擇做與不做的權利
而當劉建明喝下韓琛遞過來的送行茶,他就已經將自己的命運墮入了無間之道。
無間一詞,取自無間地獄,是八大地獄之中最苦的一個,為無間斷遭受大苦之意。
在佛經中,明確列舉了十余種罪過,犯者,將被打入無間地獄。
其中就包括「破和合」,按照現代通俗的理解,當臥底正是犯下了這種罪過。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