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羅馬帝國時代起,人們就享受在戶外一邊散步一邊用力擊球的快樂,當時用的球桿不過是一些彎曲的棍子。如今,當年那些棍子已經演變成一套經過精細打磨的高爾夫球具,用來應付高爾夫球場上不斷變化的挑戰--沙坑、水障礙以及長草等。
蘇格蘭是高爾夫的故鄉,15世紀出現第一支木桿。當時的木桿桿身堅實、桿頭沉重、握把纏繞著小羊皮。在記載中此木桿的英文名稱為「woods」,這一詞也一直沿用至今,不難看出早期的高爾夫球桿的材質都是木頭。
早期制作木桿常用山毛櫸木,也用蘋果木、梨木和李樹木。後來蘇格蘭人從北美引進柿木,柿木本質密實、木紋美觀,堅硬而有韌性,不容易開裂,是制造球桿的好材質。木桿制作很費功夫,要經過干燥工序和細致的選料工序。高爾夫史家認為,高爾夫球桿的制作最早應是15和16世紀,因為人們在荷蘭找到了上述年代遺留下來的桿頭碎塊。最早的一套與現代高爾夫球桿相類似的球桿,也許是被蘇格蘭國王詹姆斯于1502年買走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