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告訴我們,太陽系是在46億年前的一團氣體云中誕生的,這團氣體云本來很穩定,但因為臨近恒星的超新星爆發而發生了引力坍塌。
于是巨大的氣體塵埃云開始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被天文學家稱之為「太陽星云」的東西,這個星云開始越來越快地旋轉,最終變成了一個宏偉的盤狀,具體過程和原理跟攤煎餅差不多。
在這個旋轉的星云中,大部分的品質開始聚集,最終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耀眼的太陽,至此太陽系也就算形成了,因為太陽的品質占到了整個太陽系品質的99.
在剩下的0.14%的品質里,氣體、塵埃和碎片也開始在引力作用下聚集,逐漸形成了圍繞太陽公轉的行星和衛星,其中就有我們的地球。
然而奇怪的是,在系外行星數量已經突破5000顆的今天,天文學家卻并沒有在宇宙中再發現和太陽系高度相似的星球,絕大部分恒星系要麼是紅矮星當家做主,要麼是只有一兩顆行星,完全沒有太陽這種黃矮星加五到八顆行星的組合。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