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真實相貌:目光如炬,不怒自威
(這是一組反映民族英雄左宗棠墓地情況的照片)光緒十一年(1885年)7月27日清晨,福州天降大雨,晚清重臣左宗棠病逝,享年74歲。消息傳出后,舉國悲愴,民眾為失去一位民族英雄而悲傷。
左宗棠臨終前寫了一封遺折,要求兒子在他去世后上報朝廷。左宗棠在遺折中寫道:
「方今西域初安,東洋思逞,歐洲各國,環視眈眈。若不并力補牢,先期求艾,再有釁隙,愈弱愈甚,振奮愈難,雖欲求之今日而不可得。伏愿皇太后、皇上于諸臣中海軍之議,速賜乾斷。凡鐵路、礦務、船炮各政,及早舉行,以策富強之效。
左宗棠
在生命的最時刻,左宗棠依舊在憂國憂民。當慈禧太后看到左宗棠遺折后,她落淚了,最后給了一個漢臣能得到的最高待遇:追贈左宗棠為太子太傅,照大學士例賜恤,予謚文襄,入祀京師昭忠祠、賢良祠,并命于湖南原籍及各立功省份建立專祠,其生平政績事實宣付國史館立傳。
了解晚清這段歷史的讀者,每當提到左宗棠都會發出由衷的敬意,因為沒有他當年力排眾議堅持要收復新疆,后果將不堪設想。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