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的話,所有的家庭,都希望發大財。
到了一定的年紀,再看社會,有的家庭由窮變富,有的家庭一直老樣子,還有的家庭從富變窮。最怕的是有的家庭已經散了,走向消亡。
同樣的一個村里,有的家庭富有,有的家庭窮苦。
幾個兄弟姐妹,從一個家庭走出去,但是有人窮,有人富。
非常明顯,發財是需要財運的,而帶來財運的,是每一個家人的改變。
《玉篇》中說:「門,人所出入也。」
若是能用好「門」的學問,家人都能出門納財,家庭的致富夢,多半會成真。
01
走冷門,學會出奇制勝。
在高中生填大學志愿,大學生求工作的過程中,有一個方法,叫「破冷門」。
人太多的地方,大家爭奪太厲害,你多半會被淘汰出局。還不如去人少的地方,機會更多。
找到冷門,就是找到了發財的機會。
在唐朝時期,科考的路是打開了,但是大部分的資源掌握在貴族手里。普通人要崛起,仍舊很困難。
有一個叫姚崇的讀書人,沒有直接去考場,而是去了朝廷的「禮部」,做了挽郎——按照當時的制度,若是有達官貴人過世,需要一些「有模有樣」的人抬棺材。挽郎就是可以抬棺材的人。
沒過多久,太子李弘過世,姚崇就為其抬棺材。
在送葬的隊伍里,姚崇的形象非常突出,從而他的名字很快被上報到吏部。
經過吏部的推舉,他做官了,然后在體制內考中下筆成章舉。最后,他做了宰相。
我們常常說「升官發財」,而姚崇則以行動體現了。
社會上很熱鬧,各行各業都有人,但仍舊有冷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