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哲學家叔本華說過: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成為自己。
「成為自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需要有一個過程。普通人,只有歷經滄桑,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該要追求什麼,從而活成真正的自己。
年輕的時候,缺乏閱歷、江湖經驗,并無多少人有明確的認知。隨著年歲的增長,經歷的增多,人們對于人生的感悟,會愈發深刻。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那些不合群、獨來獨往的中年人。也許,他們以往是社交達人,合群的時間比睡覺的時間都長,但他們到了中年,立馬就改變了生活方式。
所有的改變,都是歲月磨礪下的成熟選擇。那些獨來獨往、遠離圈子的中年人,都有這幾種追求。
追求一:放下所謂的虛榮、面子。
好面子,求虛榮,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他們向往合群,不想成為異類,也是好面子的虛榮心所造成的。
如果你還年輕,那你絕對會有這一種感覺——混跡在圈子當中,沒有成為異類,做什麼事兒都一群人行動,特別有面子,比獨來獨往的人好多了。
那時候的你,望著獨來獨往的人,只會覺得他們是異類,太過于勢單力薄,毫無勢力和面子可言。如此,你就容易瞧不起獨來獨往的人。
當你在圈子中經歷得多了,逐漸厭惡了合群的生活,那你的想法就會發生改變——成為異類,獨來獨往,也并不是什麼壞事。
越是上了年紀,就越是注重實際,而不會過分在乎虛無縹緲的面子。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