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麼推動一個普通人走向人生巔峰?又是什麼驅使一位畫家大膽創作出前所未見的畫作?人生的奮斗過程中,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聲音在呼喚著,到底是什麼在催促我們勇敢追求夢想,不斷突破自我?
在這個物質豐富的時代,許多人或許無法想象,一位才華洋溢的畫家,竟然是在最狹隘貧困的環境中誕生的。南宋大畫家李嵩,就是這樣一位從泥土中崛起的畫家。
李嵩生于一個十分貧苦的家庭,自小家境貧寒,為了填飽肚子,他不得不放棄學業,只能去當一個木工學徒。然而造化弄人,李嵩生來就對繪畫有著極高的熱情和天賦,即便是在極為艱苦的環境下,他也不忘搓用撿來的樹枝在地上涂涂畫畫,以此來表達自己對藝術的熱愛。
也許,正是因為艱辛的環境磨礪出了李嵩堅韌不拔的意志。每日夜晚,在木工活結束后,李嵩便點起昏暗的油燈,以樹枝為筆,在粗糙的紙上描繪他心中理想的畫作。有時,為了省點lampblack,他甚至直接在墻上作畫。李嵩狹小的房間墻壁上滿是他的涂鴉,有靜物寫生,也有他臆想出的山水人物。這些墻面「作品」雖然簡陋,卻透露出畫家超凡的天賦。
然而這些都不能阻擋李嵩對繪畫的熱愛,他堅信有朝一日自己能成為一名真正的畫家。李嵩的這份執著和夢想,成為了他在最艱苦貧窮的環境中也不放棄對藝術追求的動力。當他整日忙碌于木工活時,他會在心中想象自己面前是一張白紙,然后發揮無限創造力畫出心目中理想的作品;當他疲憊不堪時,他也會告訴自己,這短暫的苦難終會過去,前面還有長長的創作道路在等著自己。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