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諸葛亮是,《三國時期》的蜀漢第一丞相,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劉備三顧茅廬才請出諸葛亮,後來諸葛亮聯孫抗曹,于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前后奪占荊州和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劉備臨死托孤與他,劉禪繼位后,稱他為相父,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諸葛亮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系,實行屯田,加強戰備。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終因積勞成疾,于蜀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
諸葛亮臨死之前便交待了后事,他將生平所學,著成書,交于傳人姜維,并暗中推薦讓劉禪重用,并讓蔣琬費祎以次接待他位置,輔助劉禪處理國家大事,保護蜀漢周全。大家肯定想諸葛為何沒有把東西傳給自己的兒子呢?因為當時諸葛瞻還小只有八歲,諸葛亮又作《誡子書》與諸葛瞻。諸葛亮曾寫信給諸葛謹稱「諸葛瞻如今已經八歲,十分聰明可愛,只是怕他過早成熟,將來成不了大器」。從這句可以看出諸葛亮沒有把東西教于他的兒子。
景耀六年(263年)冬天,魏國征西將軍鄧艾奇襲陰平(今甘肅文縣),自景谷道攻入,諸葛瞻帶領尚書張遵(張飛之孫)、尚書郎黃崇(黃權之子)、羽林右部督李球(李恢之侄)督率軍隊前往抵抗,到達涪縣后盤桓不前;尚書郎黃崇多次勸他迅速搶占險要地勢,不讓敵人進入平原,諸葛瞻猶豫不決,沒有采納他的意見,黃崇因為諸葛瞻的失策而痛哭。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