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掌握權力,後來他的兒子司馬師當街斬殺皇帝曹髦。這一切雖然使得司馬氏奪得政權,但也使得司馬氏的皇位來得不正。
為了鞏固自己的皇位,晉武帝司馬炎大肆分封自己的宗族,期望他們拱衛皇帝。但這些藩王卻心懷異心,你殺了皇帝,才能當皇帝,我殺了你,豈不是我也能當皇帝?
于是,司馬氏藩王互相殘殺,史稱八王之亂。少數民族也趁虛而入,史稱五胡亂華。
自漢朝以來,就有胡人不斷向中原遷徙,這其中有自愿的,比如漢武帝時期,匈奴部落投降漢族。漢武帝的托孤大臣金日磾便是來自于這個匈奴部落。
也有被強迫的。三國時期,人口銳減。曹操希望能恢復生產,但人口卻不可能驟然增加,于是曹操選擇將胡人遷徙進中原,讓他們負責一部分生產。
事實上,曹操的計策很成功,在中原王朝強大的武力下,這些少數民族不敢反叛,只能安安穩穩地生活。
縱觀整個漢朝,乃至三國時期,各個政權對少數民族都呈現壓倒性優勢。西漢成湯曾這樣說:「一漢當五胡」,意思是一個漢族士兵能抵得上五個匈奴士兵。
就算是中央式微的三國時期,魏蜀吳各個政權對少數民族仍舊是降維打擊,其中諸葛亮甚至使得西南少數民族心悅誠服。
近代時,法國士兵入侵云南,許多少數民族曾奉「諸葛阿公」的命令,抗擊外國侵略者。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