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闡述觀點前,看看以下這張照片。
這是四川簡陽市安福鄉的安佛塔。
一棵樹站在塔頂,但是不管風吹日曬,都郁郁蔥蔥。
塔有九米多高,也就是說樹根遠遠不止九米,比平常的樹根扎入地下更深。
當我們看樹抱塔奇觀的時候,更要懂得一個道理:人堅持深耕,才能厲害。
01
不懂「深耕」,諸事難成。
農村有句土話:「墻頭草,頭重腳輕根底淺,風吹兩邊倒。」
不管草的姿態多高,但終究不會變成參天大樹,在烈日下,也會枯萎。
很多人,看問題只看表面,或者有一點點成績,就覺得了不起,最后還是一敗涂地。
在《警世通言》有一個關于蘇軾的故事。
蘇軾二十多歲,就中了進士,在朝廷做官。他和王安石是同事,也很要好。
有一次,蘇軾從黃州回京,忽然想起王安石的安排——取瞿塘中峽水。
這瞿塘有百里之長,哪能分清楚,什麼是上峽、中峽、下峽?蘇軾有些迷惑,然后隨手用陶罐,裝了一壺水。
到了京城,王安石拿到水壺,安排煮茶。
一杯茶到嘴,王安石皺了眉頭,說:「此乃下峽之水。」
又說:「這瞿塘水性,出于《水經補注》:上峽水性太急,下峽太緩,惟中峽緩急相半。」
蘇軾聽了,頓時面紅耳赤,才知道自己才疏學淺。
更要緊的是,蘇軾因此多次被貶,人生也難以有大的作為。
詩曰:「項托曾為孔子師,荊公反把子瞻嗤。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