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
同樣年紀的人,還在一個單位上班,但是老年時的境況,大不一樣。
同樣一個家庭,一代人安穩,一代人悲苦,一代人走向歧途。
認真想來,做人的順序很重要,如政治家韋伯斯特說的:「不盡責任的自由,只能產生無秩序。」
總是隨心所欲,卻不知道「不逾矩」的道理,這是很可怕的。
可以判斷,一個人晚景凄涼,其實是在中年時就有跡象,把做人的順序搞反了。
配圖來源于網絡
01.做人的順序不對,其實是遠見不夠。
唐玄宗李隆基,上半生勵精圖治,發動唐隆政變,穩固朝堂,重用了姚崇、宋璟等賢臣,創造了開元盛世。
可是他的后半生,卻糊涂,把天下事不當一回事,更注重和楊貴妃的愛情,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日常的生活,如詩句所言: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天下事,落到了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人身上。
舉行科考的時候,李林甫說:「英才都在朝廷,外面沒有了。」唐玄宗也就信了,聽之任之。
當有人指出,安祿山要反叛了,唐玄宗還不以為然。
結果安史之亂來了,唐玄宗也沒有搞明白,如何才能穩住天下,只能逃之夭夭,前往蜀地。
一行人途經馬嵬驛,累得氣喘吁吁,都認為楊貴妃是紅顏禍水,唐玄宗含淚賜死貴妃。
安史之亂平定后,太子李亨登基,唐玄宗成為太上皇,處處被人討嫌、監視。玄宗派人去尋找貴妃的尸首,卻無功而返。
沒有了愛情,也沒有了江山,也看不到好臉色,皇上也晚景凄涼。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