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是北宋時期大文豪,更是千百年來,人們耳熟能詳的大詩人,他的詩詞大氣磅礴,灑脫奔放,比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把酒問青天」等等,讓人讀完感覺蕩氣回腸。
他的性格十分直爽剛正,而且還渴望建功立業,只不過一直得不到重用,所以只能寄情詩詞中。
蘇軾的詩詞除了寫個人情感,他還會再詩詞里對歷史人物進行評價,比如他曾寫過一首詩,諷刺諸葛亮,仔細一品,似乎還挺有道理:
先主反劉璋,兵意頗不義;孔明古豪杰,何乃為此事
蘇軾這句詩說的背景是劉備這一生中爭議比較大的益州之戰。當時,曹操打算攻打張魯,而張魯又想吞下益州的劉璋。
此時的劉備也只有個從孫權手里騙來的荊州,他迫切想要擴張地盤,劉璋的邀請無疑是「睡覺有人送枕頭」,于是他帶著黃忠龐統欣然前往。劉璋見劉備帶著部隊過來支援還很感動,殊不知后者帶人只是為了方便奪取益州的。
當然,劉備礙于和劉璋同宗的份上不好下手直接奪益州,于是諸葛亮出謀劃策,派張飛、趙云等人出兵逆江而上攻打劉璋。雖然劉璋早有準備,但是手下將領卻打不過劉備,張任等人戰敗,李嚴等人投降。
劉璋手下猛將劉循死守雛城一年,還射死了劉備軍師鳳雛龐統,但終究沒有守住。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