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讓孩子自主學習,會發現有兩種不同的情況,一類孩子能夠快速的找到自己要做的事情,並且過得很充實;而另一類孩子卻會發呆半天,很久都不能找到自己需要做的事情,要麼和別人聊天,要麼就是自己做一些小動作。
這兩類孩子的時間管理上,就存在很大的差距,也會影響他的學習。那麼,家長應該怎麼來幫助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有句話說的好:守時的人不一定優秀,但優秀的人一定很守時。
因為守時就代表著自律,有責任心,會讓人感覺靠譜,在團隊合作和未來發展中更容易獲得好機會。
對孩子來說,守時代表著有管理時間的能力,有計劃、有責任心地學習和生活。
英國一些學校會向經常遲到的學生家長收罰款,希望引起大家對守時的重視。
01
時間對生命的重要性只是不言而喻的,從古至今,對於時間方面的言論一直沒有停過,古人雲:時間就像海綿,只要擠就能擠出來。
甚至還創造了《明日歌》,這樣珍惜時間的詩句,這也充分表明了時間對人們是非常重要的。
那些不會管理時間的人往往會浪費大把的時間,對他們之後的發展也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
1、做事拖拖拉拉,沒有行動力
有些事情本來3分鐘就可以做完,但是在孩子拖拉的情況下,10分鐘才可以做完。
正如我家的小寶,別人吃飯可能15分鐘就可以了。
但是小寶每次拖拖拉拉,幾乎能把飯中有多少米粒全部數清。每次吃飯時間都達30分鐘以上,這樣的狀態在他去了幼稚園之後很不適應,別人已經吃完飯準備睡覺了,然而小寶還沒有吃完,又不想在別人的注視下繼續吃。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