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一直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舊時的習慣中,很多家用之物都要物盡其用。
畢竟,過去物資相對要匱乏一些,很多人也都經歷過「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時代。
身上的衣物鮮少去舊換新,而朋友、親戚和鄰居之間,也會互相贈送不合身的舊衣服給對方。
這樣的禮尚往來,也是一種拉近彼此關系的人際交往,大部分人也都會欣然接受,表達謝意。
但在現實之中,并非所有人都有這般好心,特別是這3樣東西,不管是誰送的,最好都拒絕。
01
不勞而獲的成就
對于大部分普通人而言,生活總是充滿了艱辛與勞累,每個人都想活得輕松愜意一些。
許多人便幻想自己可以如童話故事中的主角一樣,突然某一天便搖身一變,立刻身居高位。
不僅不必為生計而苦思冥想,也不用擔心未來會朝不保夕,不勞而獲便可以享受榮華富貴。
于是,在這樣以逸待勞想法的催使之下,不少人都妄圖找尋到一條可以通往夢想中的捷徑。
殊不知,越是抱著這樣的念頭,越容易陷入別人布下的陷阱,最后把自己搞得人財兩空。
正如《菜根譚》中所言:
「非分之福,無故之獲,非造物之釣餌,即人世之機阱。此處著眼不高,鮮不墮彼術中矣。」
任何看似是意外的幸運,其實都可能誘使自己墜入深淵,就算可以短暫得到也會馬上失去。
像是諺語故事《守株待兔》中的那個農夫,本來自己有田地可以種,有穩定的收成。
但因為某次遇到了兔子撞死在樹樁之上,便以為自己可以靠著這份幸運維持自己的生計。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