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你,為了逃避學校,做過哪些「斗爭」呢?
早上起床咳嗽裝病,謊稱身體不舒服;將書本作業視為「危險品」,隨意丟棄甚至撕毀;亦或是頂撞老師,直呼「我不想上學」。
喜歡上學的孩子都有相同的表現,而不喜歡上學的孩子,卻有各自不同的原因。
最讓父母擔心的,莫過于孩子不僅學習成績不好,還不想讀書了。
如果你的孩子告訴你「我不想上學了,太沒意思了」,你會怎麼做呢?
是耐心地勸說孩子,告訴孩子讀書的意義;還是對孩子拳打腳踢,用「暴力手段」強制性讓孩子上學;又或是讓孩子在家休息幾天,之后再帶著孩子重回學校。
學習過程缺乏成就感
相信大部分家長都有過類似的經歷:數學題太難解不出,古詩難懂總是丟分,那麼我們就會下意識的去逃避這門學科,從而造成了偏科的現象。
這個道理現在放在我們的孩子身上依舊適用,當孩子從學習中獲得了挫敗感而無法排解,他們就會因為缺乏成就感而逃避學習。
學習任務繁重無樂趣
當今社會的競爭無比激烈,不少家長產生了焦慮的情緒。有的孩子們在完成了各科老師布置的作業的同時,還要面對各種各樣的特長班,繁重的課業剝奪了孩子們的童年,把他們壓得喘不過氣來。
這叫孩子怎麼愛學習呢?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