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12年,一個身著囚服的犯人正被處以「腰斬」。
劊子手行刑干脆利落,犯人身體立刻斷成上下兩節。一時間,鮮血噴涌,五臟俱毀,場面血腥程度極強。
但是這個犯人被腰斬后竟然沒有當場死去。
他身體被斬成兩節后上肢意識未失,居然用手蘸著鮮血,寫下了七個大小不一的字,期間還不斷[呻·吟],痛苦至極,慘烈難以名狀。
在場之人無不掩目。在行刑后一個多小時,他才最終失血過多而死。
行刑的場面上報給了當時的雍正帝,結果冷面嚴酷的雍正就此下令廢除腰斬。
此人是誰?犯了什麼罪?又寫下了哪七個字?
1、初入仕途
這個被處決腰斬的囚犯原是清朝雍正年間河南地區的一名學政,名為愈鴻圖。
康熙五十一年他高中進士,雍正當皇帝的第十個年頭,他又因為能力出眾入選了庶吉士。此后愈鴻圖的仕途越走越穩,在雍正十年被任命為河南學政。
以我們今天的角度來看,河南學政就相當于省里專管教育和文化的官員,應該算廳級。
愈鴻圖主要負責的是這一地區的學校各種教育、各種文化學術類事宜,其中就包括之后常見的舉人考試。
「舉人」就是在鄉試中舉的考生,相當于坐上候補官員的位置,以后職位如果出現空缺,就有可能補上。
一句話,舉人考試過了,那學子們就自此魚躍龍門。反之考不上,不僅備考時日白費,還要再花費精力準備三年后的下一場考試。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