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探索宇宙的奧秘時,愛因斯坦和楊振寧的懷疑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的思考方向。他們不僅對宇宙的規律性和微調現象提出了質疑,還通過一系列案例和實驗數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下面,我們將進一步擴充這些內容,以更深入地理解他們的懷疑。
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的懷疑主要源于其機率性和隨機性。他認為,宇宙應該是確定性的,而不是由隨機事件所主導。為了挑戰量子力學的完備性,愛因斯坦提出了幾個著名的思想實驗,其中包括「EPR悖論」。
EPR悖論(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羅森悖論):這個實驗涉及兩個粒子,它們在某個時刻相互作用后分開。根據量子力學的描述,這兩個粒子會處于一種糾纏狀態,即它們的性質是相互關聯的。然而,愛因斯坦認為這種糾纏狀態違背了定域實在論,即物理現象應該在空間上是局部的,并且存在客觀實在。他通過假設存在一個「隱變量」來解釋這種糾纏狀態,從而挑戰了量子力學的完備性。
盡管愛因斯坦的懷疑在當時引起了一些爭議,但隨后的實驗結果卻證實了量子力學的正確性。例如,貝爾不等式實驗表明,糾纏粒子之間的關聯確實超出了經典物理的預測范圍,從而支持了量子力學的非定域性。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