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先生曾在家書上說:「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的樂趣。」
人到了一定年紀才明白,一個人最大的本事不是攻堅伐城,與生活交戰不止,而是你扛起了多少事,盡到了多少責任。
當生命的軌跡向回收時,便驚覺,生活最大的滿足無非是:對工作負責,對家庭負責,對自己負責。
三者缺一不可,它們共同編織了我們美好而幸福的一生。
干好工作
工作,是端在手上的飯碗,安身立命的依靠。
善待工作,兢兢業業,在工作上干出成績,才能打開人生的局面。相反,以消極的態度對待工作,就無法鍛煉自己的能力和素質,抹滅了自我成長的可能。
羅振宇有一個朋友跟他說,我只用一個招兒,就能應對我的編輯工作。
羅振宇問,你這樣編輯出來的文章好嗎?
朋友答,怎麼能好呢!不過可以湊合過去,誰讓老闆開的工資太少。
羅振宇問他這幾年的水平是上升還是下降了。朋友這才難過地說,下降得厲害,現在出去找工作都找不著。
你混日子,日子就混你。最后,輸家是自己。
稻盛和夫把人分為「不燃型」「可燃型」「自燃型」三種。
「不燃型」的人,對工作沒有興趣,敷衍了事,得過且過。
「可燃型」的人,在外力的助推下能把工作做好,但高度有限。
而「自燃型」的人,能以最大的熱情和努力對待工作,在工作中提升自己,成就自己。
《通往財富之路》說:
「給自己打工的人,其實是把自己的同一段時間出售了兩次,一次出售給老闆,換來了薪水;一次出售給自己,獲得了成長。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