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我們一直認為宇宙的起源來自一次巨大的爆炸,也被稱為「大爆炸理論」。這個理論通過星系紅移現象以及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提出和發現,以及對原始宇宙元素的研究,得到了大部分科學家的支持和認同。
然而,最近一篇發表在《物理與天文學雜志》上的論文,卻令人開始質疑大爆炸的存在與真實性。這篇由埃里克·勒納撰寫的《大爆炸從未發生:一個結論性的論點》文章,正式挑戰了我們此前所接受的關于宇宙起源的解釋。
更令人驚訝的是,韋伯望遠鏡最新的觀測結果似乎從側面偏向于勒納的論點,這使得宇宙的起源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宇宙大爆炸理論」是1927年勒梅特提出的,雖然當時的人們并不贊同,但是隨著對宇宙的不斷了解和觀測,人們之后也認同了這個觀點。
1929年,埃德溫·哈勃發現一些星系正在離我們越來越遠,也被稱為星系紅移現象。而且星系離我們越遠,紅移現象就越明顯,這也說明了宇宙確實正在膨脹,星系不僅僅是相對于我們運動,而是整個宇宙在膨脹。
在1948年伽莫夫建立了「熱大爆炸」觀念,認為那次爆炸將無盡的能量和物質釋放到宇宙
空間之中,并且認為現在宇宙中還存留著當時爆炸過后的輻射。
紅移相當于遠離我們
被稱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