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是怎樣的光景?烽煙四起,寸草難生,上有昏君亂臣橫征暴斂,盡享姿色年華;下有豪強地主專橫跋扈,百姓皆為牛馬。
帝王的荒淫、地主的剝削、百姓的困苦。人吃人,至易子而相食,勉強支撐著這個將死國家最后的荒唐。
今人不解,元朝為何不到百年便走向了滅亡?可看看他們的皇位傳承就會明白,百年,真是幸運。
元世祖忽必烈
世襲、禪讓、嫡長子繼承,中原各個王朝的皇位傳承中,都曾出現過相應波折。
可獨獨一點未曾變化,即中原王朝遵禮循義,無論誰繼承了大統,都會給天下人一個交代。這個交代可以是敷衍、可以是欺騙,甚至無論其中蘊藏了多少陰謀詭計,都行。
但最終登上皇位的人,必須得為國家負責。權力使人迷醉,成功獲取權力而迷失自己的人,注定會被深淵吞噬,被歷史無情地碾壓,一地粉碎,讓后人連議論的心情都沒。
于是中原無數皇帝,甚至都顯得小心翼翼。在歷史的洪流面前,所謂天子,真算不上是多強力的資本。
但元朝不一樣,元朝皇位傳承的混亂,在于他們對權力的重視程度,早已超過了道義二字。
天下人和自家人面前,他們選擇了后者。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本來美好的句子到了元朝皇室眾人這里,竟帶著諷刺和貶義。
所有身上流淌這蒙古可汗血液的人,都想要承權、所有在戰爭中立下戰功的人,都想要拼死一搏。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