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明明有足夠的柜子,卻還是覺得東西無處安放;明明收拾得井井有條,卻還是找不到需要用到的東西。更讓人困擾的是,東西剛整理好不久,屋子又變得一團糟。這些問題相信很多小伙伴都遇到過,小編也不例外。根本原因在于家里的收納規劃不夠合理。下面就分享5條適用于全屋空間的收納設計法則,讓收納效率瞬間翻倍。
就近收納,貼合動線
全屋收納的第一步:根據自己的生活動線,分區清點需要用到的物品。說人話,就是整理出「在什麼地方做什麼事要用什麼東西」。
比如進門需要換鞋、放鑰匙和包包,那麼玄關就需要有鞋柜、換鞋凳和掛鉤。
設想好生活場景,確定需要收納的物品數量和大小,并提前做好規劃,這樣東西就不會無處安放。
將物品對應分散收納在全屋各處,使用場所就是收納場所 ADVERTISEMENT

最常用的東西,要隨手就能拿到
家里總是亂的原因之一是物品沒有擺放在合適的高度。物品擺放的位置應該根據使用的頻率來決定,常用物品要放在最容易拿到的地方。所以,先按使用頻率給物品分個類:最常用的、較常用的、儲藏的和展示的。
最常用的:要不彎腰不踮腳不伸手就能拿到,比如客廳的紙巾、遙控器、充電器等等。
較常用的:要最方便拿取,比如藥箱、指甲剪等等。
儲藏的:不常用的,可以放在柜子的高處和低處,比如換季的被褥。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