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從宋代開始,人們便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春聯的語句以吉祥意義的字詞為主,寄寓了人們希冀美好生活的情感,影射出對新一年生活的期盼。
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楊登嵙教授提醒,春聯不能隨便亂貼,否則會引發不吉利!「春聯」起源于「桃符」,是華人過春節的重要標誌,當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貼上春聯的時候,意味著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
從2月3日(農曆12月24日)送神儀式結束後,就是新年大掃除的開始,有空就可以打掃,直到2月9日(農曆12月30日)除夕,要打掃好才貼春聯。貼春聯的時間最好是除夕早上6點到中午12點之間,因為這時間陽氣最旺,而且中午12點之後要拜祖先、地基主,所以除夕中午12點前貼春聯最適合。
此外,關于貼春聯的禁忌還有:
戰國時期《禮記-曲禮》記載行軍佈陣就有「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的說法,由室內往外看的左邊為龍邊,右邊為虎邊。龍邊位序較大,要重,虎邊位序較小,要輕;神明擺放亦如此,例如:神明廳(公媽廳)祖先牌位若與神明一起擺放,須置于虎邊。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