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是一個風云變幻的時代,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在明朝與后金、清朝的抗爭中,誕生了許多杰出的將領,他們以忠勇報國,以死相殉,為明朝的存亡奮戰。這些將領中,有五位被稱為明末五大名將,他們分別是熊廷弼、袁崇煥、孫承宗、盧象升、李定國。
他們的戰績和人格都令人敬佩,但他們的命運卻都十分悲慘,無一不是死于非命,或者憂憤而終。他們的悲劇,與明朝的衰落和崇禎帝的用人失誤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崇禎帝能夠用好這六位名將中的任何一位,也許明朝的結局就不會是煤山自縊了。
熊廷弼,字飛白,號芝岡,是明末抗金的第一名將,也是最能限制后金的將領。
他在遼東經略期間,修筑了七百余里的邊墻,建立了阻擋后金的關寧錦防線,收復了失地四百余里,安置了戰爭難民近百萬,逼迫努爾哈赤后退七百里,功勛卓著。
但他與廣寧巡撫王化貞不和,導致兵敗潰退,廣寧失守,被明光宗罷官。後來,他又被魏忠賢的東林黨誣陷,被削去官爵,囚禁在京城,最后在獄中病死,死時已經七十多歲了。
如果崇禎帝能夠重用熊廷弼,讓他繼續鎮守遼東,或許后金就不會有機會崛起,也不會有皇太極的改革和清朝的建立。
袁崇煥,字元素,是明末抗清的最有知名度的將領,也是最具爭議的人物。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