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能力認知,人生才能越走越順。
著名國學大師南懷瑾曾說過:
「人有三個基本錯誤不能犯: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謀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這三個錯誤出自《周易》。
意思是:德行淺薄但卻地位高貴,智慧不足但卻妄想有巨大的謀劃,力量弱小但卻身負重任,很少有人不被這樣的錯誤所累及。
01
德薄而位尊
《易經》里講:「厚德載物。」
指的是只有厚重的德行才能像大地一樣能承載萬物。
德,即道德、品德、修養、情操。
位,即地位、權位、職位、勢力。
一個人的道德品行不好,不可以位置很高,否則就是害人害己。
就好比一個民意很差的干部,卻非要把他放到重要領導崗位上,他就會濫用職權、濫施淫威、亂發號令。
這導致的結果就是他不能做到服眾,不但工作不能很好地完成,最后還會出現各種狀況、會倒大霉。
南唐后主李煜成為亡國之君就很好地體現了「德薄而位尊」而導致的災禍降臨。
李煜身為一國之主卻醉心于書法、繪畫、音律和詩文,整日沉迷于文學和享樂,對處理國事興趣寥寥。
作為一個凡夫俗子這可能無傷大雅,但對于一位君王而言,這成了他致命的缺點。
李煜的大臣曾這樣評價他:
「賞人之善,常若不及;掩人之過,惟恐其聞。」
意思就是李煜獎賞別人的好處時候總是擔心賞得還不夠多;當別人犯錯誤的時候他總是幫著打掩護生怕影響了人家的名聲。
看到這里總是讓人禁不住感嘆:李煜真的是個大好人啊。
但歷史不止一次地證明:好人往往做不了好皇帝。
他的善良和優柔寡斷恰恰是最后導致亡國的元兇。
不難發現,歷史上不務正業的皇帝都難堪大任,縱容自己沉迷政務以外的東西,這能提前預料到,等待他們的結果只有家破人亡。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