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新聞
生活妙招
美食
台灣明星
語錄
港澳明星
歷史
健康養生
體育競技
育兒教育
奇趣
動物
汽車
古裝劇
生肖命理
韓劇
裝修
美景
職場工作
體育明星
天文
健身運動
現代劇
時尚穿搭
愛豆明星
動漫
妝髮設計
大陸明星
影視
寵物
明星盤點和對比
韓國明星
實時熱點
科技軍事
日本明星
豪門名流
全部
    
小心荷包!桃園新增設「未禮讓行人」科技執法 12月啟用
2023/11/24 檢舉

ADVERTISEMENT

桃園市警局將于龜山區萬壽路二段與振興路口、蘆竹區中正路與忠孝東路口等2處地點,將原有的取締項目修正為「不禮讓行人」科技執法,預計今年12月1日正式啟用,違者可處6000元罰鍰,以維護行人安全。

警方指出,今年6月《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正通過,提高汽車未停讓行人罰責,並擴大未停讓罰責適用范圍,罰鍰上限也提高至6000元,若致人受傷或死亡罰鍰還會加倍。

為改善交通環境,桃園市警局將于龜山區萬壽路二段與振興路口、蘆竹區中正路與忠孝東路口等2處地點,將原多功能科技執法修正取締項目為「不禮讓行人」,預計今年12月1日正式啟用。


ADVERTISEMENT


警方表示,11月起1日至20日宣導期間,龜山區萬壽路二段與振興路口,偵測不禮讓行人違規16件,蘆竹區中正路與忠孝東路口,偵測不禮讓行人違規8件,

據統計,桃園市今年1至10月取締未禮讓行人,員警攔停舉發9633件,科技執法舉發1911件,合計1萬1544件。較去年同期增加1萬163件,警方表示,在嚴格取締執法之下,大部分民眾均已養成禮讓行人之習慣。

警方呼籲,科技執法的目的是藉由民眾守法降低交通事故,以達充分保障用路人安全之目標,明年將持續規劃「校園及行人安全」科技執法,期透過提升執法強度,降低交通事故發生。

ADVERTISEMENT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
和朋友吃烤肉,上鍋後肉「化成水」流下來,一桌人全傻眼,這肉確定能吃嘛
2024/12/26
無意間拍到同事的一張照片,瞬間嚇壞了,第一眼看覺得沒問題,第二眼懷疑自己的眼睛
2024/12/26
明明瓶口那麼窄!酒瓶裡「大顆蘋果怎麼塞進去的」?萬人納悶「釣出內行人出面」:真的沒用縮小燈
2024/12/26
女子花800網購帶證書的「純銀酒杯」,不慎摔碎,因質疑材質「要求商家退款」卻遭拒:你弄壞了還怎麼退
2024/12/26
他在外用餐吃出「神秘組織」,好似「嬰兒小手」讓人難以下咽,網友揭正確答案:很常見
2024/12/26
台灣封王!牛肉湯老闆酸「不知在高興什麼」:贏得了WBC日本隊再說
2024/12/26
她搭車拿出「一大坨綠綠糰子」開始狂嗑!眾人好奇猛盯「這到底是啥」,筷子一夾後超驚人
2024/12/26
po主發文炫耀「老公太機智」,利用平台漏洞賺小錢,網友:聰明反被聰明誤
2024/12/26
路上看到機車上綁一大排水管,急問「有何用」答案揭曉嚇傻:一般人不敢裝!
2024/12/26
逛超市遇「冷門生肉」,他PO文調侃「這部位怎麼做才好吃」,看清后網友直呼「好噁心」
2024/12/26
家裡找到30年前水果罐頭!打開「黑到發亮」他好奇吃了,下場曝光
2024/12/26
鄰居陽台被封死,和其他住戶格格不入,當事人不解求問,老人勸告:知道的越少越好
2024/12/26
第一次去丈母娘家,老丈人特意買來招待我,太惡心轉頭想走,女友:很難買到
2024/12/26
捷運上男子穿涼拖「露長甲」,周圍人嗤之以鼻,他見狀面露羞澀解釋:不得已而為之
2024/12/26
初看沒毛病,細看不對勁! 網友「看清1細節」:還以為我眼花了 ​​​
2024/12/26
男子逛夜市看到一堆五顏六色「低俗物件」,驚嘆「怎敢明目張膽的賣」,網笑瘋:無知!
2024/12/26
餐館吃飯,她見鄰桌點了道「又黑又帶倒刺」的粗肉條,直言「好噁心」,網友辯解:切片蘸料超好吃!
2024/12/26
搭飛機的惡夢!前座女乘客「把頭髮散在椅背」整個都被擋住,男乘客「脫口1句話」她秒收回頭髮
2024/12/26
焯水豬肉出現「密密麻麻白斑」,他不放心曬圖求助,網友:快扔,不能吃!
2024/12/26
早上洗漱發現臉池裡有「黑黑」的東西,本以為是頭髮,湊近一看頓時「嚇出一身冷汗」
202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