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木不成林,三木是森林。
人要成大事,就需要一大批人來幫忙,并長期保持齊心協力的狀態。
身在東漢末年的曹操,能夠在中原立足,并做大做強,和他的社交智慧是離不開的。
在促進關系的過程中,他請劉備吃飯,煮酒論英雄,但是劉備卻成為了他的對手;他在逃亂的路上,父親的朋友請他吃飯,結果誤以為朋友暗中下毒手,引發了巨大誤會,留下「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一聲嘆息。
赤壁之戰,曹操派蔣干去參與周瑜組織的「群英會」,結果弄巧成拙,得到了假消息;本想接納在東吳受委屈的黃蓋,款待一番,黃蓋卻帶來了一把火,讓曹操有滅頂之災。
終于發現,最好的社交關系,不是請人吃飯那麼簡單,飯局只是一個流程而已;需要做到以下三點,把人心拉攏過來。
01
容人短處,謂之格局。
孔融投靠曹操之后,也提出 了一些有用的建議,但更多是各種抬杠。
曹操進攻鄴城,得到了袁紹的家人,曹操的兒子曹丕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就笑話,曹操父子爭奪女子。
為了倡導節儉,曹操鼓勵大家不要喝酒,孔融想當然地反對,并且在公開場合喝酒。
在推行孝道的過程中,孔融擺出嘲諷的姿態。最終被曹操不容,引來禍患。
還有楊修等人,都嘲諷過曹操,也對曹操的計謀進行過解讀,引發了軍心不穩等問題。
雖然孔融、楊修等人的結局很壞,最終不被容納。但是他們一開始是被包容的,只是變本加厲、有恃無恐的做法,導致不能包容。
有句話說得好:「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
多半只有觸碰到「包容底線」的人,才真正讓曹操決定除之而后快。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