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劉備慘敗,損失蜀軍大半精銳,國力銳減,結果在這個關鍵時刻,曹魏卻沒有選擇落井下石,吞并蜀漢,反而出兵攻打了東吳,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何曹丕不趁機攻蜀,拿下益州呢?
關羽戰死劉備慘敗
劉備前半生雖然混得很慘,但當他得到諸葛亮相助,明確了戰略目標后,他的實力飛速上漲,不僅輕松拿下了荊南四郡,還成功打下益州,攻下漢中,可以說,當時的劉備,已經具備了逐鹿中原、爭奪天下的機會!
甚至于說,當時的蜀漢,已經完全具備了和曹魏扳手腕的能力,東吳都不是他的對手,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孫權感受到了很大的危機感,最終選擇在關羽吊打襄樊曹軍時,悍然出手偷襲,攻占了荊州。
孫權背盟,攻打了關羽的老巢,導致關羽被迫撤退,向益州方向突圍。而由于恐懼關羽的實力,擔心關羽卷土重來,孫權又命人對關羽圍追堵截,最終將關羽斬殺!
關羽戰死,荊州丟失,對于蜀漢來說直接折損了半壁江山!所以說劉備忍不了這口氣,沒過多久,他就帶著蜀漢精銳伐吳,想要將荊州給奪回來,結果夷陵一戰,劉備大敗,直接將辛辛苦苦拉起來的精銳損耗殆盡,自此,蜀漢實力銳減,成為了魏蜀吳三國中最弱的一方,徹底失去了逐鹿中原、一統天下的希望!
按照常理來說,蜀漢實力大減,正是曹魏滅蜀的最佳時機,曹丕應該趁機揮兵伐蜀,徹底將蜀漢打趴下,然而事實卻和我們猜想的完全不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