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的深秋,北京的天氣已然冷了下來,卻又不像寒冬那樣冷得刺骨,纏纏綿綿,點點滴滴,絲絲縷縷的。
北京宣武門外一座四合院里,一個女嬰呱呱落地,她本是蒙族旗人,出身梨園世家,父親言菊朋是京劇「四大須生」之一。
言家祖上是富裕的,自從滿清亡了,便一路沒落下來,盡管如此,骨子里的貴族氣韻卻保留了下來,恰似這深秋里的暖陽,潤澤著一家老小。
言慧珠
言菊朋為女兒取名慧珠,慧珠自幼讀書,又常跟著父親出入梨園行,耳濡目染,6歲時便能跟著台上的旦角哼唱起戲來。
言慧珠在家行二,到16歲時,「言二小姐」的名頭就已經超過了父親,不是因為別的,實在是生得太漂亮。
那挺拔的身姿,婀娜有致的身材,精致的五官,柳葉彎眉,一雙俏目,嬌俏可人,任誰見了,都忍不住多看兩眼。
言慧珠
而模樣本就討喜的「言二小姐」,又偏偏有個放蕩不羈的性格,中學時就常帶著同學去戲院「捧角兒」,邊看戲邊叫好,性格之張揚,絲毫不亞于男人。
因此,「言二小姐」成了花邊小報上的常客,名字常與男角兒綁在一起,加之生得如花似玉,為人外向潑辣,一時間成了街頭巷尾談論的話題。
而言慧珠對此,卻全然不在乎,不僅一笑置之,更是沉迷于舞台上的一板一眼,恣情任性的個性可見一斑。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