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來自中蘭開夏大學的新研究表明,在92億光年外,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大得不可能存在」的巨型宇宙結構,根據研究人員的介紹,這個結構由大量的星系以及星系團組成,在天空中位于牧夫座附近,其形狀在整體上呈現為一個幾乎完美的環狀結構,所以它也被命名為「大環」(Big Ring)。
觀測數據表明,「大環」的直徑大約為13億光年,即使隔著92億光年,它也顯得非常巨大,有多大呢?這樣說吧,假如在地球上的我們能夠用肉眼直接看到它,那麼它在我們眼中的大小,就大概是滿月的15倍。
「大環」的發現,離不開「類星體」的幫助,簡單來講,「類星體」是宇宙中的一種特別亮的天體,天文學家普遍認為,它們應該是星系中心吸積的活躍星系核,在其中心區域存在著超大質量黑洞,這些黑洞會大量吞噬附近的物質,并因此釋放出異常強大的電磁輻射。
「類星體」通常都距離我們非常遙遠,動不動就是幾十億甚至上百億光年,而即使隔著如此遙遠的距離,它們的亮度依然與我們在銀河系中觀測到的恒星一樣明亮(甚至更亮)。
迄今為止,人類已發現的「類星體」數量已達上百萬個,它們廣泛地分布在遙遠的宇宙深處,正是在這些「類星體」的「照耀」之下,天文學家才可以仔細分析那些遙遠星系的分布,進而發現了「大環」這個巨型宇宙結構。
(↑橫軸與縱軸的單位均為百萬光年,背景小點表示「類星體」,灰色區域表示星系密集的區域,可以看到,「大環」的中心位于橫軸上接近0的位置,其跨度大約為-650到+650,也就是13億光年)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