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香港電影的影迷們都知道,上世紀香港影壇最大的特點就是跟風,一部電影前腳剛剛火起來,后腳大堆的同類型影片便會齊齊上陣,跟風行為用現在的話來講,就八個字:正大光明、毫不做作。
尤其是在1993年,7部黃飛鴻電影的扎堆上映,直接讓那一年被稱為「黃飛鴻」年,而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其中一部被說跟風爛片,卻在八年后咸魚翻身,火爆北美的電影《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
上世紀九十年代,黃飛鴻在李連杰的演繹下紅極一時,電影口碑和票房雙雙飆升,這讓香港影人看到了商機,于是大批量黃飛鴻電影進入市場。
李連杰和王晶搭檔的《黃飛鴻之鐵雞斗蜈蚣》,李力持惡搞的蹭流量喜劇《黃飛鴻對黃飛鴻》,午馬元彪合作的《黃飛鴻之鬼腳七》,張鑫炎的《黃飛鴻之男兒當報國》,而《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也是其中之一。
那時太多的同類型影片上映,加上御用主演李連杰的負氣出走,讓徐克產生了危機感,眼看著自己打造的IP給他人做了嫁衣,不甘心的他急中生智,既然李連杰的黃飛鴻已經先入為主,那就不找別人出演黃飛鴻,搞個外傳也不錯。
于是他和袁和平創作出了《少年黃飛鴻》,并找到李連杰的同門甄子丹,來擔任主演,因為早前在拍攝黃飛鴻2的時候,兩人就有過合作,而且甄子丹飾演的納蘭元述十分出眾,動作戲瀟灑干凈,所以在籌備鐵馬騮時,徐克第一個想到的便是甄子丹。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