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家長都有陪學生寫作業的經歷,像中學生的作業,現在是越來越難了,知識點雖然沒變,但體型卻在不停的更新換代,除非家長是做教育工作的,否則輔導起來的確很吃力。
但相較于中學作業,小學作業很多家長還是可以輕松拿捏的,畢竟小學不僅知識點簡單,而且出題的方式也沒有中學那麼復雜,小學階段學生的知識儲備比較少,做作業的時候遇到不會的總是第一時間問家長,這也樹立了家長在孩子心中的高大形象。
盡管家長不是專業的執教老師,但在輔導作業的過程中,陪伴在學生身邊,監督糾正學生的錯誤、給學生講題,對于樹立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本以為小學試題的難度,對于家長來說是「手拿把掐」,沒想到也遇到了「吃癟」被打臉的時候,作為家長,如果長時間不接觸學科教材和練習題,難免對其考察內容和考察方式不熟悉。
關鍵就在于,家長在做錯題目之后是否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在現實生活中,不少家長是不敢在低年級的學生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的,認為這樣不僅丟了面子,還損害了孩子對自己的信任。
山東的這位家長就遇到了這種情況,在輔導孩子作業時,一道簡單的數學題是這樣問的:教室里有11盞燈,拉滅了4盞,教室里還有幾盞燈?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