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華天小學王老師的微博「我們1班王悅微」,吸引了大批網友關注。
她曬出的一篇學生作文,因為其中一段關于時間的思考,迅速在網上走紅。
「但對人而言,沙粒不斷墜落的過程就象征著光陰的流逝,但也不能單單認為這是自己的失去。如果將我出生的那一刻定義為擁有全部時間的話,時光確實從我手中流逝了;但如果將我死去的那一刻定義為我擁有了自己全部時間的話,那麼,我一直都未曾失去過時間,而是一直在獲取時間。」
簡單來說,在這位小學生的眼中,人越活時間越多。是這樣嗎?看完這篇作文,批改中的王老師就陷入了思考,所以將這段文字曬在了微博上。
隨后記者聯系上王老師,找到了這段文字的原作者:寧波華天小學602班學生邵梓淇。
這篇文章是王老師布置的周記,主題自定,小邵起的題目是《沙漏》。文章主要是講,他在觀察沙漏流逝的過程中,思考時間的意義。
小邵能寫出這樣的文字,并非妙筆偶得。王老師在微博上透露,這位小朋友是科幻小說《三體》的忠實粉絲。
「他是個特立獨行的男孩,熱愛閱讀和寫作,尤其喜歡看歷史和科幻。他以前還寫過弗洛伊德《夢的解析》讀后感,點評過《萬歷十五年》。」王老師說。
五年級下半學期開始,他每天中午都會有一定的冥想時間,用來反思自己、思考未來的方向,以及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