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類對銀河系的不斷探索,我們漸漸發現了它的中心區域,一塊直徑2萬光年、厚度達1萬光年的明亮球狀區域——銀星。它的出現在天文學家眼中始終是一個迷。夜晚,當我們仰望星空時,會看到一條朦朧又豐富多彩的帶子非常美麗,這便是我們銀河系的中心區域,也是銀星的位置。但究竟是什麼使得它如此耀眼?
科學家在觀測中發現,銀星區域聚集了大量的恒星和星云,密度之高達到每立方光年29萬顆,這比太陽系附近的恒星密度高了7200萬倍。更加耐人尋味的是,這些恒星絕大多數都是年齡超過100億年的老年紅色恒星。這樣密集的恒星分布,加上不斷有恒星被黑洞吞噬,使得銀星區域的光輻射十分強烈。
1964年,天文學家們首次發現銀河系中心有一個明亮且強烈的設定點,大約每11分鐘自轉一次。1974年,更加重大的發現——在銀星區域存在著一顆超大質量黑洞,質量大約為太陽的400萬倍。這顆黑洞的存在對周圍區域的恒星密度產生了巨大的影響。2012年5月12日,事件世界望遠鏡合作組織更是首次公布了銀河系中心黑洞人馬座star的照片。這個長得像甜甜圈一樣的東西便是傳說中的黑洞,他的引力極其強大,周圍區域的物質被吸入時發出的光輻射形成了銀星的光環。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