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原本應該是一個平等的字眼,我們不該人為地把父母們劃分為三六九等。但是不可否認,由于每個人的家庭背景、人生經歷、學識修養都有所差異,也讓人有了高低之分,生活層次、性格習慣、品味修養都有了差別。尤其是當為人父母后,這種差別會在養育孩子的時候更加凸顯,也影響著孩子將來的幸福。
小編的身邊,有形形色色的父母。有學富五車的高知父母,有家里有礦的富二代父母,也有生活捉襟見肘的農民工父母,他們都用自己獨有的養育方式撫育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在我看來,父母層次的高低不在于財富的多少,而在于是否有如下三個表現。
一、情緒不穩定,忽冷忽熱ADVERTISEMENT
現在的年輕父母,不得不說真的是壓力山大。一方面要承擔養育下一代的責任,衣食住行要考慮,教育培訓要斟酌,親子陪伴要保證,教育這一系統性工程一點都不容易;另一方面大部分的父母都要上班養家,強強扛住「996」「007」的辛苦才能保住自己的工作,讓自己和家人擁有更好的未來。
當一個人馬不停蹄地連軸轉,每天不是上班就是帶娃,沒有一點自己的時間和空間,那很多人都是情緒有些崩潰的,并且有些層次較低的家長就把這種情緒的不穩定傳遞給自己的孩子。這些家長并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當他們沒有被壓力吞噬的時候,他們也是和藹可親的父母,給娃做好吃的,帶娃出去玩,一副歲月靜好的模樣。但時不時,當他們的情緒到了一個爆發的點,他們就無法控制自己地對孩子大吼大叫,吹鼻子瞪眼,讓無辜的孩子縮在角落不知所措。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