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般人來說,秋冬季節可能無非就是冷了點,但同時可以欣賞雪景,過冬沒什麼害怕的,但對于心臟不好的人來說,可能就比較害怕冷天的到來了。因為秋冬是心臟、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對于部分老人來說是比較難熬的,但為什麼天一冷,心血管更加容易出現問題呢?心臟不好的人,平時要注意哪些方面?今天這篇文章就和大家聊一聊。
氣溫低是不可忽視的一個因素。人體內血管的收縮和舒張會受到天氣變化的影響,也會「熱脹冷縮」,天氣一冷,它就容易收縮,這樣一來,血壓就容易升高,對于本身血壓已經超標的人來說,危險指數就會上升,容易增加心梗等心臟相關疾病的風險。
而天氣逐漸冷了,很多中老年人的戶外活動也會隨之減少,特別是下雨下雪天,很多中老年人擔心出門滑倒,就會選擇不出門,但長期不運動是不利于心臟健康的,如果血管本身就不太好,出現血栓,血管堵塞的幾率就會升高,進而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會隨之升高。
另外,跟日常飲食習慣也有關,天冷時,人們往往更想要吃一些有助于含有較高熱量的食物,覺得有助于保暖,比如肉類、骨頭湯,也覺得可以滋補身體,一舉兩得,還有的人喜歡每天喝二兩小酒,覺得可以御寒。
但實際上,這是錯誤的認識,肉湯其實并不滋補,反而里面有較多的油脂,喝酒也不能御寒,酒后你反而會感到比原先更冷。而平時經常這樣飲食,容易加重心臟的負荷,不利于血管健康,也容易增加風險。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