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講自己在家里煮的粽子,煮的時間很久,但是里邊依然存在夾生的情況,而且沒有粽子的香味兒,吃起來一點也不好吃,這是啥原因呢?這里就給大家分享一下煮粽子的技巧,煮粽子涼水還是開水下鍋?煮多久?教你正確方法,粽子香甜軟糯不夾生!
每逢端午節的時候,關于煮粽子的問題總會引起大家的熱議,尤其是冷水下鍋還是熱水下鍋的話題!看似小問題,但是卻會直接影響粽子的口感品質!
煮粽子和煮肉一樣,最忌開水下鍋!這是因為粽子包好之后,溫度相對是比較低的,如果直接放入開水去煮,容易受熱不均勻,靠近粽葉的糯米會先煮熟,煮熟之后的糯米會吸收大量的水分,并且體積發生膨脹,阻礙熱量往內部傳導,這樣就會導致表層的糯米已經煮熟了,而里邊即便是煮了很久,依然會出現夾生的情況!
煮粽子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冷水下鍋,大火燒開之后,再轉小火慢煮2個小時,關火之后,不要急著開蓋,再燜上30分鐘,這樣煮出來的粽子不僅香甜軟糯,而且也不容易漏米!
搞清楚了煮粽子冷水下鍋還是開水下鍋的問題之后,這里再給大家分享幾個關于粽子的小技巧,讓你煮出來的粽子更好吃:
1、糯米提前泡發
包粽子的時候,很多人買回來糯米之后直接開包,這種做法是不對的,這樣不僅不好包,還非常容易漏米,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把糯米放在清水里浸泡一晚,讓糯米充分的吸收水分,這樣粽子就不容易夾生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